返回

问答分类

首页 > 精神科

按科室查找

  1. 心理科
  2. 传染科
  3. 五官科
  4. 内科
  5. 肿瘤科
  6. 外科
  7. 神经科
  8. 骨科
  9. 精神科
  10. 营养科
  11. 急诊科
  12. 中医科
  13. 儿科
  14. 育儿
  15. 收起

疾病

  1. 抑郁症
  2. 失眠
  3. 强迫症
  4. 自闭症
  5. 焦虑
  6. 精神分裂症
  7. 社交恐惧症
  8. 妄想症
  9. 躁狂症
  10. 其他
更多
  1. 怎么诊断抑郁症
  2. 抑郁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以下是抑郁症的诊断要点: 1、病史采集。通过采集抑郁症患者的病史可以了解抑郁症患者发病历史,对其临床表现、用药情况、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采集。同时要注意抑郁症患者的自伤、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要给予特别关注。 2、在采集病史时要注意进行精神专科检查。精神专科检查对于抑郁症的诊断非常有意义,特别是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等相关方面应仔细进行问诊。包括患者情绪低落以及相关的内容,思维内容,思维形式的相关内容以及对于未来意志行为活动的相关内容等等。
  3. 朱运斋医生2024-06-01
  1. 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2. 抑郁症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一般会表现为情感低落、兴趣下降、乐趣丧失、思维迟缓,以及意志活动减退,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1、情感低落: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无助和绝望,这种情绪状态可能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程度较轻的患者可能感到闷闷不乐,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而程度较重的患者则可能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2、兴趣下降:抑郁症患者可能对过去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即使是以前喜欢的爱好或娱乐活动也不再感到愉快。可能不再追求享受或对成功的渴望,甚至可能避免与他人接触或谈话。 3、乐趣丧失:抑郁症患者可能无法从日常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或愉悦的感觉,此时一般会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无趣或不值得高兴,甚至可能失去笑容或幽默感。
  3. 高小宁医生2024-06-01
  1. 精神分裂症怎么做到自我管理
  2. 精神分裂症的自我管理包括自我效能感、还需要进行药物的自我管理、症状的自我管理以及维持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和利用医疗资源及支持。 1、自我效能感:管理药物、症状,维持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以及利用医疗资源与支持能力的自信心。 2、药物的自我管理:掌握与药物相关的基本知识,按时按量服药,识别并处理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管理药物的储存和获取等。 3、症状的自我管理:识别并处理复发的早期信号,监测并应对残存的精神症状。 4、维持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生活自理,具有沟通、表达的能力,坚持学习或工作,能够维持一些社会关系。
  3. 刘伟彦医生2024-06-01
  1. 怎么自测自己是否有抑郁症
  2. 如何来自己测试自己是否有抑郁症状,最简单的方法是根据自己最近的表现,是否存在持续性的心情不好。如果持续存在超过2周,测试才有意义。 其次,可以自己在手机和电脑上,在网页端搜索抑郁症自测试题,常用的包括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初步的测试。 抑郁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其他表现还有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影响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 有的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对未来没有期盼,有自责自罪感。更严重者,会出现自残或者自杀的观念以及行为。
  3. 项春兰医生2024-06-01
  1. 什么是抑郁症
  2.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通常表现为持久的低落心境,可以从轻微的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这种情感上的痛苦可能会导致木僵,也就是身体僵硬无法动弹,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病往往与应激事件有关,如失去亲人、遭遇自然灾害等。急性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大多数能够明显或完全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为1:2。可能与女性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有关。
  3. 刘伟彦医生2024-05-31
  1. 抑郁症如何自己救自己
  2. 抑郁症是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心理疾病,如果刚发现自己的抑郁症,并且抑郁症处于轻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方式来进行自我调整,包括保持生活作息规律、饮食清淡,也可以通过参加活动、与家人交谈的方式改善。 1、保持生活作息规律:如保证充足休息以及睡眠,对于缓解抑郁非常有帮助。 2、饮食清淡: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减少摄入肉类、盐类、油脂较多的食物。 3、参加活动:可以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的方式来调整,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还可以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大脑内分泌脑内啡肽,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3. 高小宁医生2024-05-31
  1. 社交恐惧症如何克服
  2. 患有社交恐惧症要先接受自己的情绪和焦虑,然后通过寻求支持和理解、修改消极的自我观念、逐渐暴露于社交场景、学习社交技巧,逐步地去克服。 1、接受自己的情绪和焦虑:不要过于自责或羞愧,接纳自己的情绪,并试图与之共存。 2、寻求支持和理解:与家人、朋友分享困扰和挑战,获得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更有勇气面对社交场景。 3、修改消极的自我观念:努力意识到消极观念,并用积极的思维来代替。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树立自信心。
  3. 朱运斋医生2024-05-31
  1. 社交恐惧症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2. 社交恐惧症通常指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害怕,怕被别人注视或否定,担心在他人面前出丑或遭遇尴尬,因而尽力回避。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认知偏差、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缺乏以及神经敏感等因素有关。若症状较轻,可适当进行自我调整,若症状频繁出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应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3. 项春兰医生2024-05-31
查看更多回答

热门问答

推荐医生